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编制审批 >

深圳市光明区自然资源格局优化和空间管控研究

天涯编制审批 2020-07-27 14:16:32 6819阅读

来源:南粤规划 |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撰稿 | 深圳分院 汪小圆 蔡爱玲

审核 | 深圳分院 韩晓莹

编辑 | 总工程师室 蔡焕仪


引言

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专题,自然资源是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安排和综合部署的重要支撑,自然保护地是我国自然生态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1]。生态空间是承载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的载体[2],依据《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讨论稿)》规定自然资源包括耕地、林地、河湖水系与湿地、矿产资源、海洋用地五类。保护自然资源用地,形成整体的生态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有利于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


深圳市作为一座新兴城市,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地均产值最高、国土面积最小的“超大城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不断深化,深圳土地资源稀缺导致城市发展难以为继,为应对发展的困境与挑战,按照《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总体思路,未来应立足于区域生态安全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更加注重城市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以山水林田海为基底、以生态廊道为纽带,构建全域生态网络空间结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需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典范。


光明区作为深圳市重要的饮用水源、自然湿地、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以及最大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用地弥足珍贵。光明区占地15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0万人,人口密度3839人/平方公里,仅次于大鹏新区和盐田区,作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绿地覆盖率高达53%,其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要素完备,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增强城市吸引力的重要资源。目前正在建设光明科学城总面积99平方公里,北起深莞边界、东南至光明区边界、西以龙大高速为界,对光明区生态用地提出严峻的考验。


因此,如何在建设用地空间需求巨大的情况下,做好建设空间与自然资源空间的协调,优化完善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格局,构建完善的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体系,是需要重点探讨的方向[3]。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待构建,其下辖的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海洋等专项规划有待深入研究,需加强研究监管制度,具体落实空间需求[4]。综上所述,本文借鉴地理数据,分析深圳市光明区自然资源的现状,梳理现存问题,使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模拟生态源在不同景观上的扩展过程[5-6],构建自然资源的生态安全格局;同时,结合用地适宜性评价,优化各类资源的空间分布;并通过分区治理、分级管控等落实用途管控,提出政策建议保障规划实施,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提供研究基础。


0 1、现状特征与问题挑战


1.1 自然资源现状

在耕地资源上,光明区是深圳市内最大的集中连片区,近40%耕地位于城市建设区内。深圳市作为全国唯一实现完全城市化的地级城市,耕地资源尤为珍贵。目前光明区耕地总面积达1037.6公顷,有936公顷耕地保有量和880公顷基本农田,占深圳市40%,是深圳市最大的连片集中区。近40%耕地位于城市建设区内,耕地质量好,主要分布在光明北片区、楼村-径口片区、白花片区、凤凰-玉律片区、将石-马山头片区五大片区。但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建成区内耕地资源不断的破碎和减少,耕作效率降低。分析三调数据可知,耕地减少242.4公顷、基本农田减少259公顷,减少的耕地与基本农田主要转变为中山大学、光明小镇重点项目用地及部分果园用地。

光明区的森林资源丰富,但南北分布不均,四大自然保护地联系较弱。光明区作为国家森林城市,林业用地面积3866.25公顷,占总面积的24.77%,森林覆盖率27.28%,其中4大自然保护地面积2657.09公顷,占光明区国土面积的17.09%,分别为深圳光明森林公园、五指耙市级森林公园、观澜森林公园以及铁岗-赤石市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光明区南部。光明区大型森林组团和绿色廊道保护等级为Ⅱ级、Ⅲ级占比74%,受道路阻隔形成多处生物廊道断点,系统性和连通性不强,较大阻碍了陆地物种迁徙交流。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需求增加,近年来各种建设项目均需要征占林地,导致景观破碎化和孤岛化越来越严重,部分森林组团受人为干扰强度较大,森林群落较为简单,树种组成结构较单一,对生态系统的稳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较大影响。

光明区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优良,现状共有17个水库,其中2个为饮用水源地,3个为饮用水备用水源地,总面积为888.18公顷,水面率5.76%,其余为水库水面以及坑塘水面,其中公明水库为深圳市最大的饮用水源地、茅洲河是深圳市第一大河流。岸线利用基本以硬质驳岸形式为主,河流生境较差,连通性待提升,水土流失带来生态环境恶化、河道淤积、洪涝灾害加剧等问题,亟需从整体入手解决问题。

在矿产资源上,光明区是深圳市唯一的玉律地热资源所在,现状矿产资源为采矿用地,总面积为17.6公顷,主要包括田寮、盲婆坑、红坳采石场。

园地、草地约3103公顷,占自然资源统计数据的1/4,大部分是由林地以及耕地转化而来,公园与绿地主要包括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以及沿河流道路的绿带,其与城市的结合最为紧密,是联系城市与生态资源的重要纽带,光明区公园与绿地面积157.6139公顷,体系性不足,全区绿道慢行网络系统尚未形成,绿道与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连通性尚待提升。


1.2 现存问题分析

综上所述,光明区自然资源现状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表现为存在用地布局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局部建设侵占生态用地、园地侵占林地、路网割裂生态用地;第二方面表现为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多头、系统性不够;第三方面表现为生态用地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主要体现在原有生态斑块缩减,林业、农业和园地结构有所失衡,林分不稳定、受保护面积偏小,以及建成区内公共绿地数量不足,特色不够明显等(图1)。

02.jpg

图1  光明区自然资源空间分布


0 2、研究技术路线及规划策略


2.1 技术路线

在国土空间规划时期,如何固守生态底线、优化生态空间和培育生态资源,尚缺乏完善的模式和推广案例,因此自然资源格局优化和分级管控仍需深入探索。首先要理清区域资源现状、规划理念和区域资源管控要点,其次要明确战略定位和规划目标愿景,最后要构建自然资源的生态安全格局与分级管控体系。

在这过程中,关键是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指引,以自然生态空间中的山地、林地、水域和草地为重点,形成全生态功能和全生态肌理相结合的自然生态空间体系。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空间结构;分析自然资源适宜性,优化各类资源空间分布;实现资源分区管控,落实规划保障措施。

03.jpg

图2  光明区自然资源格局优化技术路线图


2.2 规划策略


2.2.1 生态优先,区域协调,优化自然空间格局

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策略,协调区域发展关系,构筑城区生态发展底图。通过统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格局,衔接上层次自然资源管控目标、要点、范围的分解与落实,形成整体生态格局。从而挖掘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在保护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塑造生态保护与城市社会经济需求相融合的模式。通过对光明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充分发挥生态引领作用,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2.2.2 格局优化,用地调整,统筹自然资源分布

规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理念,实现生态空间全面维护,严格保护、系统修复、全面维护,提供生态支撑。发挥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的基础性作用,为自然资源保护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根据自然资源系统性特征,对耕地、林地、河湖水系及湿地等资源用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2.2.3 生态构筑,底线约束,形成分级管控机制

规划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上,坚持构筑机制、底线约束、分级管理等角度,创新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发展路径。依据多层次生态廊道和生态斑块,整合光明区相关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协调区内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线、蓝线、绿线以及生态控制线,划分为生态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生态产业区。通过生态区划、分级管控和保障措施,以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两大管控属性为基础,合理配置空间资源。


0 3、规划内容


3.1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空间结构


3.1.1 形成以“斑-廊-基”为基础的生态安全格局

通过确定生态源、计算生态阻力面、构建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基质等步骤,构建以“斑-廊-基”为基础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安全格局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模拟,判别对这些过程的安全与健康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元素、空间位置及空间联系。旨在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最高效的景观格局、维护土地生态过程等的安全与健康的问题[7-8]。针对单一生态过程进行安全格局构建,划分低、中、高3种不同安全水平;随后综合耕地、林地、河湖水系及湿地等单一安全格局,建立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图3)。

04.jpg

图3  光明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首先确定生态源。生态源地是提供重要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用地,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与首要步骤,对维护和控制区域内重要生态过程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生态适宜性及重要性判别,识别生态控制线内重要生态保护用地,划定生态源,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图4)。

05.jpg

图4  光明区生态源

其次计算生态阻力面。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是物种在从源到目的地运动过程中所需耗费代价的模型,最早由Knaapen于1992年提出,经俞孔坚等人的修改形成[9-10]。综合耕地、林地、河湖水系及湿地等各类资源的特性,如高程、坡度、植被指数、生境安全,水土流失敏感性等,针对各生态过程进行分析叠加,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建立综合生态安全格局。运用栅格计算器以及权重值进行累计阻力计算,得到耕地、林地、河湖水系等生态要素扩张累积阻力图,构建累积阻力面(图5)。

06.jpg

图5  光明区累积阻力面构建


再者构建生态廊道。选择阻力最小的通道,判别生态过程对健康与安全具有意义的生态廊道。生态廊道将区域内生态源连通起来,维持生态功能的连续性,保障生态安全格局,具有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识别廊道并对其加以保护是维护区域生态要素流动的重要保障。根据分析得到的生态节点,建立源节点与汇节点之间的最小累积路径。依次找到相邻的不同节点之间的最小累计路径,构成光明区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图6)。

07.jpg

图6  光明区廊道及网络构建


再次构建生态基质。生态基质是斑块镶嵌内的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基质的连通性较其他景观要素高,对景观动态的控制较其他景观要素类型大。通过对重要生态源的分析,提取缓冲区、重新连接区等基质,以提高保护区内的联通和流动水平,提高生态斑块的效益(图7)。

08.jpg

图7  光明区生态基质构建


最后构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国土空间及生态资源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系统,通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划定生态控制线来引导城市发展。综合单一安全格局得到重要斑块、廊道,构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通过划分低、中、高3个水平的安全等级,进行底线管控,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分析得到,光明区构建以茅洲河干流的南北贯通的一条蓝色纵轴;以五个森林公园、四个水库形成一个绿环;以茅洲河的支流结合湿地和防护绿带构建六条廊道,以建成区内的城市公园和公共绿地、坑塘的合理规划建设作为踏脚石的大尺度自然生态体系连续性网状格局,保障生态过程的畅通,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光明区的整体生态安提供保障。整体形成“一纵一环六廊多点”空间格局,其中一纵是茅洲河生态蓝色纵轴,一环是五个森林公园链接四个水库的绿环;六廊是茅洲河支流生态水廊道、防护绿廊;多点是公园、绿地生态斑块(图8)。

09.jpg

图8  光明区生态安全格局


3.1.2 构建“源地-绿楔-廊道-节点”生态空间结构

规划顺承生态安全格局,提出构建“生态源地-生态绿楔-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四类不同的生态空间。具体而言,在生态源地上,构筑光明外环的生态屏障。规划区内结合现存自然资源要素分布情况,确定四大生态源,分别为公明生态源、光明生态源、马玉生态源以及凤凰生态源。生态源地作为山、水、林、田、草等自然要素聚集区,着重提升自然系统丰富度与稳定性,成为未来光明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城市绿色生态屏障。

在生态绿楔上,形成城郊过渡的自然窗口。楔形绿地是光明城区大型结构性公共生态用地,是作为城区通往周边生态源的过渡空间,也是主要生态廊道的开端。除生态调节功能外,还应具备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功能。楔形绿地的公共功能,应充分整合现有的山、水、林、田要素,保留一定原生态风貌与自然肌理。

在生态廊道上,构建城郊过渡的自然窗口。生物通道对于景观连接性具有关键性作用,廊道的连接性、宽度和构成应符合生物保护要求。其中沿茅洲河主干方向,宽度控制120-300 m;沿风景路方向至横坑水库,总宽度控大于50 m,单侧布局带状绿地宽度至少保证20 m;以柴山、马鞍山为主体,强化楼村水与茅洲河汇接,总宽度大于50 m,单侧布局带状绿地,宽度至少保证30 m;以大凼水为主体,强化明湖公园与茅洲河汇接,总宽度控大于300 m,形成连续公园街区;以牛山为主体,沿东坑水方向,强化新城公园与茅洲河联系,总宽度控大于50 m,单侧布局带状绿地,宽度至少保证30 m;以鹅颈水及两侧现存农田、林地、公园为主体,强化与茅洲河汇接,总宽度控大于50m,单侧布局带状绿地,宽度至少保证30 m;以现存农田、林草空间为主体,保留低地丘陵与南侧塘角山的联系通道,总体宽度控制大于50 m;以新陂头水为主体,强化柴山与光明北部山体的联系,总宽度大于50 m,单侧布局带状绿地,宽度至少保证30 m;其余水系通道,根据河流类型确定不同社区廊道宽度,建议总体宽度不低于20 m,有条件布置连续绿地的,单侧绿地宽度应大于10 m。

在生态节点上,形成城区内自然生态体验场所。生态节点作为生态廊道体系的功能性节点,包括生物迁徙的踏脚石、生物通道交汇处、现存规模较大的生态斑块,规模一般在5公顷以上。生态节点将对现存自然要素进行整合和提升,成为城区里最方便接触自然生态的场所,也是城区风貌提升自然亲和力的关键点。


3.2 分析自然资源适宜性,优化自然资源空间分布


3.2.1 明确资源开发与利用适宜性等级

根据综合分析结果,提出耕地、林地、河湖水系和湿地的适宜性等级划分(图9)。

10.jpg

图9  光明区自然资源适宜性分析


耕地适宜性分析中,很适宜发展耕地区域可进行集中开发,面积为3223.44公顷,占比21%,主要分布在光明北、楼村径口、将石-马头山、白花及凤凰玉律片区;很不适宜、不适宜用地应进行底线控制,其总计面积5425.47公顷,占比35%。在资源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耕地优化方向为很适宜用地,并以其作为耕地开发空间的框架。

林地适宜性分析中,很适宜、适宜发展林地区域可进行集中开发,面积共5236.29公顷,占比34%;很不适宜、不适宜用地应进行底线控制,其总计公顷8389.62公顷,占比54%。在资源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林地优化方向为很适宜用地,有条件开展造林计划,满足一定的林地保有量。

河湖水系及湿地适宜性分析中,很适宜保育河湖水系及湿地资源的区域可进行集中保护,面积3829.32公顷,占比34%;很不适宜、不适宜用地应进行底线控制,其总计公顷5542.56公顷,占比36%。在资源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水资源优化方向为很适宜用地,保障水土涵养、生态用水、景观用水和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


3.2.2 统筹优化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在自然资源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优化耕地、林地、河湖水系及湿地等的用地分布。依据对耕地总量不减、占补平衡,控制耕地总量、永久基本农田总量规模不减;质量不降,优化后的耕地需要满足质量等级高,集中连片,具备良好的水利和水土保持措施等条件;保留公路、铁路等交通沿线区域等原则,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对耕地进行优化(图10)。

11.jpg

图10  光明区耕地资源优化技术路线


优化结果中,首先城建区内耕地保留150.96公顷,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为0.04公顷,保留区域主要位于生态廊道内或是沿线区域,或者级别高、集中连片且具备良好的水利和水土保持措施的规模区。其次建设区外宜耕地的潜力区和宜耕区主要位于地形坡度小于25°或田面坡度小于15°的耕地、具备良好的水利和水土保持措施区域以及三调数据中确定的园地、草地以及裸土地等。建设区内调出耕地248.77公顷,根据占补平衡原则,需在城建区外补划同等面积的耕地,根据适宜耕地潜力分析,宜耕地面积为820.26公顷,主要分布在光明北片区、楼村-迳口片区、将石-马头山片区以及凤凰-玉律片区,优先考虑原基本农田复耕。

结合耕地适宜性评价、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等,将耕地划分为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储备区、一般耕地以及宜耕地潜力区,进行分级管控(图12)。第一、结合最新补划方案,光明区永久基本农田的面积为881.28公顷(现状为860.16公顷,需补划21.12公顷)。第二、以永久基本农田标准,增划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1%的高标准耕地作为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储备区的面积为8.95公顷。第三、耕地中,除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以外的用地,一般耕地面积为355.45公顷(现状为201.36公顷,需补划154.09公顷)。第四、作为与城建区内调出耕地进行补划平衡的潜力用地,宜耕地潜力区面积为154.09公顷(潜力地块面积共计347.51公顷)。

结合光明区本底资源及未来发展方向,将耕地资源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分别为高科技农业创新区、观光教育体验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区以及都市田园体验区。其中高科技农业创新区位于光明区北部耕地集中区,结合锦绣田园、高档蔬菜种植基地、晨光乳业项目等,打造“智慧农业+现代农业+休闲体验”的创新型产业园区;观光教育体验区位于楼村-迳口片区耕地集中区,结合光明小镇、光明农场、绿谷项目、光明绿道沿线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等,打造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业旅游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区位于将石-马头山和凤凰-玉律片区耕地集中区,结合花卉、中草药等优势资源,打造集优质农产品生产、交易、展示及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产业园区;都市田园体验区位于城建区内明湖城市公园北侧以及马鞍山-柴山片区的耕地集中区,结合现有优质耕地,打造集农业、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先行示范区。

12.jpg

图11  光明区耕地分级管控

林地资源格局优化结果中,林地以生态保护为核心,总计4198公顷。优先保障林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划定核心保护林地2344.7公顷。考虑城市游憩与风貌需求,划定景观游览林地1751.6公顷,考虑生态修复与复林需求、林地适宜性分析,划定生态保育林地4.7公顷,结合现有林地,划定城区内保留的一般林地共97公顷(图12和13)。

13.jpg

图12  光明区林地资源优化技术路线

14.jpg

图13  光明区林地分级管控


第一、对于核心保护林地,为提高光明区陆域生态群落效力,保障光明森林源地,重点划定集中连片森林的核心保护范围,面积共计2128.4公顷。该范围森林在原有林分基础上通过近自然化改造,原则不允许减少,大力推进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于非必要建设用地逐步清退,如关闭的采矿用地、工业用地,经土地征转、土壤改良,逐步纳入造林计划,同时逐步引导园地、耕地等经营性农业生产用地向林地转化,特别针对位于公明水库、鹅颈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的耕地、果园用地。第二、对于风景游览林地,以光明区四大森林公园范围为基础,剔除核心保护范围,结合重要生态廊道、城市门户与风景区,划定以风景旅游为主导的林地区,面积共计1204.9公顷。该范围林地原则不允许减少,对于非必要建设用地逐步清退,有条件引导园地向林地转化,推进林相改造,加快森林正向演替,提高森林生态与观赏价值,改良风景游览范围内的裸地、草地土壤,逐步纳入造林计划。第三、生态保育林地为周边地块提供森林空间、林木供给,改善局部地区微气候,包含林木生产、林木修复地,面积共计522.4公顷。该范围林地原则不允许减少,通过科学育林、地力维护,逐步引导用材林、炭薪林及经济林向生态保育林地集中,促进林地扩展同时增加森林经济效益。

河湖水系与湿地资源格局优化中,需结合光明区现状以及相关规划指引,通过对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五位一体综合治理,优化区域内河湖水系及湿地分类和布局,将其分为六大类别,为饮用水库、调蓄库塘、城市湿地、河道、排洪渠、联通灌渠,实现“丰水、清水、控水、活水、乐水”目标(图14)。

15.jpg

图14  光明区河湖水系及湿地优化

16.png

图15  光明区河湖水系及湿地分级管控


将水系划分为滞蓄功能恢复区和净化功能恢复区,进行分级管控。首先,滞蓄功能恢复区为水库及坑塘水面。结合三调数据,梳理光明区现状水库坑塘,按类型划分为水库、坑塘,根据不同的功能,水库划分为饮用水库、非供水水库;坑塘水面功能以防洪、雨洪调蓄功能为主。饮用水库划定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严格保护水质不受污染。非饮用水库和坑塘可划定蓝线保护范围,蓝线保护范围内不得开发建设。其次,净化功能恢复区为河湖水系湿地优化,梳理现状河湖水系,结合水库和湿地,保留现状坑塘,保留现状排洪渠、新增联通管渠疏通水系之间联通。结合现状在建湿地(东坑水城市湿地、鹅颈水城市湿地),规划扩建茅洲河城市湿地,结合调蓄库塘,有效防止城市内涝。结合水库分布,通过优化后的水网,布局5个生态补水点,对河渠进行生态补水,避免排洪渠的干涸,同时兼顾河渠的景观功能。

矿产资源优化结果中,规划以生态特质突出的利用类型为主导,如风景旅游、城市公园、农业种植等。为保证城市建设安全、有序进行,规划建议三个石场均不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整体以消除地质隐患、全面复绿为主要任务,局部场地有条件进行设施建设。阿婆髻石场周边生态资源良好,存在较好的景观特点,但石场位置过于偏远,规划建议近期以自然生态恢复为主,远期阿婆髻森林公园正式建设,石场可形成以户外活动、极限运动为特色的主题公园,作为其特色区域。对于石场管控边界以外的零碎矿产用地,建议进行地属核查与清退,逐步进行土壤改良与山体复林。


3.3 实现分区分级管控,落实规划保障措施


3.3.1 基于分区分级落实用途管控

对核心指标进行管控,并进行生态规划分区分级管控(表1)。

表1  核心指标管控体系

17.jpg

其中,生态保护与保留区位于北部片区、东部片区以及南部边缘片区,包括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以及自然保留区。生态产业区零散分布在城镇发展区周边,包括农业发展区、生态休闲区以及农田保护区。矿产与能源发展区位于光明区西南部片区,主要为玉律地热资源待开发区,未来可结合地热资源,重点发展温泉度假、旅游休闲等相关产业。城镇发展区位于光明区中部片区,包括城镇集中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以及特别用途区(图16)。

18.jpg

图16  光明区生态规划分区


3.3.2 通过政策建议保障规划实施

通过完善资源保护利用制度、严格规范资源开发管理、实现环境治理正本清源、建立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促进恢复治理、建立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转化机制等措施,落实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分级管控。

第一、完善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根据国家的相应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地方性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的规范和制度。通过制定对威胁自然资源的限制性政策和有利于湿地资源保护活动的鼓励性政策,协调自然资源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建立联合执法和执法监督体制,加强执法力度。杜绝过度和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制止破坏性、毁灭性开发自然资源的行为;禁止一切不利于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开发建设活动;打击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第二、严格规范资源开发管理、实现环境治理正本清源。合理调控资源开采、开发、使用总量,防止资源退化或资源枯竭。定制企业正负面清单,限制高污染低效能企业进入,有计划清退生态消极企业,鼓励绿色、生态友好型企业进驻。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生产、开发、管理技术及经验,引导本地企业升级,促进产业生态化。健全资源开采监管制度,按照审核通过的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等相关要求,履行保护和治理义务,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和定期报告,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第三、建立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促进恢复治理。建立自然资源开发责任追究、环境损害赔偿与恢复制度,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广开资金募集渠道,建立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全面推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社会化进程,广开募资渠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投资、捐赠和国际资金的融入。加强监管与政策宣传力度,发挥行政监督和推动作用。给予一定政策扶持,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使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成为开发企业的自觉行为。建设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区,环境治理恢复与城市建设及周边土地开发相结合,同时综合利用废弃开采空间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养老设施等,通过环境恢复治理进一步推进城市发展建设。

第四、建立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转化机制。自然资源的管理应建立刚性与弹性并存的机制,在保证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前提下,结合现状的使用情况,允许对部分自然资源用地空间进行腾挪,例如:鼓励符合国家生态退耕条件的农业空间转为生态空间。从严控制生态空间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禁止生态保护红线内空间违法转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鼓励符合国家生态退耕条件的农业空间转为生态空间。加强对农业空间转为生态空间的监督管理,未经国务院批准,禁止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城镇空间。生态保护红线外的耕地,除符合国家生态退耕条件,并纳入国家生态退耕总体安排。


0 4、结 语

深圳市光明区生态资源面临严峻考验,亟需进行保护、开发、利用和修复,构建国土空间安全格局。本文阐述了在资源适宜性评价、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下的自然资源格局优化和分级管控,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研究基础,满足国土治理新时期的需求,保障国土空间的生态供给。 


注:本文首发于规划师杂志


参考文献

[1]   王凤武, 疏良仁, 周雄,等.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广西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边界调整策略[J]. 规划师,2019(21).

[2]   何冬华, 姚江春, 袁媛. 广州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方法探讨[J]. 规划师, 2019,035(005):32-37.

[3]   张侃, 杨青, 宋晗. 国土空间规划中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机制探讨[C]// 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 2019.

[4]   周桢津. 市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研究[D]. 2019.

[5]   Mcrae B H. Isolation by resistance [J]. Evolution, 2006,60(8):1551-1561.

[6]   俞孔坚, 王思思, 李迪华,等. 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J]. 生态学报,2009(03):139-154.

[7] 俞孔坚, 李海龙, 李迪华,等. 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J]. 生态学报, 2009,29(10):5163-5175.

[8] Peng J, Yang Y, Liu Y S, et al. 2018. Linking ecosystem servicesand circuit theory to identify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J]. Science of theTotal Environment, 644:781-790.

[9] Yu K J,Wang S S, Li D H. 2011. The negative approach to urban growth planning ofBeijing, China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011,54(9):1209-1236.

[10] ChetkiewiczC L B, Clair C C S, Boyce M S. 2006. Corridors for conservation: integratingpattern and process [J].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37:317-342.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作参考。转载是为传递及宣传国家与地方政府规划、建设与管理等相关政策和经验;如果您对原创归属及转载有异议,或涉及版权问题,请点击“举报”,我们将补齐出处或者删除;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登录 后发表评论

发布 文章

我要发布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