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技术标准 >

发挥“多规合一”优势,传导社区生活圈理念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编制思路与重点

国心技术标准 2020-09-05 12:08:12 2204阅读

社区是城镇与乡村居民的生活家园。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与归属感,基于全面发展、社会协同、多元包容、动态适应等目标提出的社区生活圈概念,已逐步被运用到各类规划实践中。2019年,在基本建立“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背景下,自然资源部委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编制《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希望通过对社区生活圈的理念传导与有效实施,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质量,发挥“多规合一”的优势,创新政策,多策并举、落实行动,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南》的编制聚焦了社区生活圈的各项规划要素、空间指引和实施保障层面,重点对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转型思考。


强化多元网络,实现综合发展

社区早已覆盖生活、生产和社会生态的范畴,是一个有机的 “微城市”概念。《指南》编制重点探索了社区生活圈的结构体系完善,不仅将适用范围覆盖城镇、乡村中居住功能为主的社区,还兼顾了商务社区和产业社区的部分要求,同时规划策略涵盖居住、就业、各类服务、出行、休闲与安全等六大方面。例如,加强了对社区就业的引导,明确社区生活圈中产业用地和嵌入式小微空间的布局要求,希望为社区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机会及相关配套服务。而在社区安全层面,将健康、韧性等理念全面融入,注重日常与应急使用的弹性结合,并不断提高社区生活圈应对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的事先预防、应急响应和灾后修复能力。

围绕城乡生活需要,《指南》坚持保基本和提品质统筹兼顾,在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公平均好的同时,重点思考了如何适应未来发展新需求新趋势。一方面,精准配置社区公共资源、提供面向不同人群的多元化、特色化、高品质的社区服务;另一方面,鼓励融合本土文化和前沿科技,体现创新性、智能化和未来感,引领高品质生活方式。


统筹时空关系,优化使用体验

一个韧性的社区生活圈,应该契合服务对象、出行规律以及使用频率等要求,实现更便捷的使用与更低碳的出行。

《指南》强调了分布式、单元化的社区生活圈整体空间结构,明确功能多元、集约紧凑、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开发等导向。同时,基于社区生活圈慢行主导的原则,重点对规模集聚型及距离敏感型服务要素提出更为细化的管控要求,也对保障性住房、就业中心、公共服务、公共空间等关联要素的空间布局给予引导建议,通过生活性街道、林荫路、自行车专用道、步行道等组成的慢行网络体系,强化连通共享和有效衔接。


关注各地需求,落实差异管控

关注各地不同社区异质化结构,创新定制化的规划内容,是《指南》对生活圈规划发挥引领作用的重要导向。《指南》在编制时强调,要根据不同社区特征,结合资源禀赋条件,注重文化性、地域性、民族性等差异,加强分类引导、差异管控、特色塑造。

针对全国不同地区、城乡不同类型的社区生活圈,遵循“尊重地区发展差异、应对不同人群需求、满足建设用地条件以及适应地方环境特点”等引导原则,希望通过分析发展阶段、人口特征、用地条件、环境因素对服务要素内容,以及规模性、可达性、效率性、品质性四类指标的影响程度,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明确配置内容和指标的差异化导向。


强化协同共治,实现动态实施

《指南》明确了社区生活圈与“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融合的关系构架,提出总体规划重在原则引导,详细规划重在具体落实。详细规划是落实社区生活圈理念的重要规划,应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建立“评估-规划-实施”和治理的动态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明确责任主体,推动规划有序实施和协同共治。

社区生活圈作为一个有机体,需要在日常发展建设中不断提升其适应性与成长性,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统筹和政策引导作用,调动在地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多方式、多途径、多层次地参与社区事务,创造更具包容性的社区生态环境。


什么是社区生活圈?

https://www.guoturen.com/wenda-2554.html


来源: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免责声明:
        本站资讯内容均由网友提供,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作参考。转载是为传递及宣传国家与地方政府规划、建设与管理等相关政策和经验;如果您对原创归属及转载有异议,或涉及版权问题,请点击“举报”,我们将补齐出处或者删除;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登录 后发表评论